世人皆知有用之用,而莫知无用之用

这是我经常拿出来看的一篇文章,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,恐怕不好说。但是它所传达出来的意味则令人回味无穷。当今的社会风气莫不都是在搞钱,就是在研究搞钱的路上。所有的一切行事原则都是以经济利益为考量的,很少又听到某人在某个小天地里自得其乐、默默耕耘的故事!

我想聊聊哲学是怎么拯救我的,他很彻底的改变了我的初始逻辑。你看明白后面内容以后,每当你遇到迷茫、焦虑、自我怀疑的时候,你会感受到古代先贤的力量,帮你掰开枷锁,进入那个自由之境。

上古时期有个叫『神农』的人,他为了找到能治疗人间疾患的良药,亲尝百草,这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『神农尝百草』典故。这中间有个小故事,可能大家不怎么听说。

神农老师有个弟子,负责跟着他记录各种草药的气味形状和药用价值。可这个徒弟貌似对这些东西没什么热情,可能是天赋不够,也或者说他觉悟不高,对治病救人的苦口良药,天生没什么兴趣,反倒是对一些没有药用价值,但是气味沁人心脾的野草野花情有独钟。

周围的人都很不解啊!神农老师怎么会收这么个废物?徒弟玩物丧志,不务正业,一天净喜欢些没用的东西,但小徒弟不以为然,依旧乐此不疲的研究,怎么把这些花花草草里面的味道提取出来。

你们不知道他研究的这些东西,日后会比师傅的药理医术流传还广,影响还深远。这也就是我们现在随处可见的茶叶。

在我20到30岁,这10年可能是人生中最悲财的十年。刚毕业参加工作没两年,就因为小聪明被钉上行业耻辱住,登上官网的反面教材,业内的黑名单,没工作,没朋友,没钱,一天净琢磨一些小众智慧,研究一些觉醒内幕。同龄人都已经在各个行业里崭露头角, 我却还在家里舔不知耻的摆烂。那个时候的心态实话说就是冰火两重天,只要不出去不见人,你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干什么都是快乐的。

一旦听到,谁谁现在年薪多少,谁谁又升职了,谁谁又结婚了、生小孩了,心里就会难受很久。那是一种被全世界遗弃的失落感和无力感,一种作为一个废物最深沉的绝望。

后来一次我闲来无事看到庄子里面的一句话:山木自寇也,膏火自奸也,人皆知有用之用,而莫之无用之用。

拿茶叶去和药比,它当然无用。不能强身健体,不能去病消灾。但是如果你不拿它有用无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它,那么他就是汲取了天地精华,吸收了草木灵气的一捧玉露,一杯释然,一碗沧桑,一壶漂泊。它能承载苏东坡的一世离别,它能灌满李清照的一生幽怨。它能用一杯黄绿剔透的茶坊,浸染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,无欲无求,此刻天地都是你的。

只要我不去和别人比,比什么资历、学历、头衔,比谁赚的多,那么我就入无人之境。

生活和工作中要保持恰当的心态,攀比可以激发人的好胜心、竞争欲和斗志,但也有可能因此而导致心态失衡,处在负面和消极的情绪中而无法自拔。

社会的价值导向会指导人去做那些更『具有价值』的事情。比如只做能在当下立马就能赚到钱的事情,或者是那种明显就能看到其实在价值的事情。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过多的注重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目标,愈发变得短视,以及为了目标不择手段。

留下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